寫在前面:
這個月沒有新稿><
3月底換了新工作,適應新生活大概1個月後緊接著又到南投受訓1個月,感覺靜不下心來寫新稿,不然我這個月本來想寫夏目友人帳劇場版《緣結空蟬》的觀後心得的說……,夏目真的真的真的很好看,推爆1~6季和劇場版,大多都是溫柔的故事,偶爾也有悵然若失的時候,但也不會讓人難過,就是「啊,也會有這樣的時候呢」的感慨而已,是一部貨真價實的治癒系作品。
扯遠了。總之,這篇是大三時修「新聞採訪與寫作」時寫的期末報告,當初只在課堂上做口頭報告,並未對外發表,便趁這機會讓大家看看吧!
正文開始
豐年祭是阿美族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歲時祭儀,每年的七、八月份,全台各地都有許多心繫於此的人們前往花東地區各個阿美族部落共襄盛舉。唱歌跳舞、喝酒狂歡,似乎是一般大眾對豐年祭的直觀印象,然而,對阿美族人來說,這場歲末祭儀所應秉持的嚴肅態度與其代表的意義遠遠不僅如此!從豐年祭中的樂舞儀式,便可稍稍窺探阿美族傳統文化不為人所知的豐厚底蘊!
泛阿美現象¹
從事阿美族傳統服飾製作與創新的徐夏妹女士表示,她以前聽過其他原住民族(如:太魯閣族、布農族、卑南族)在大型祭典上唱阿美族民謠「o hai yan」²,不懂族語與阿美族樂舞的人聽不出細微差別,但在她聽來從旋律到語詞都非常奇怪,甚至有人認為這是自己族內流傳的歌曲。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巴奈.母路(以下簡稱巴奈老師),多年來從事原住民樂舞文化的田野調查。她也表明,太魯閣族、布農族、卑南族中某些部落會將阿美族豐年祭的祭典儀式照搬到自己的部落中舉行,但僅有形式而不解此項祭儀每個環節的內在意涵。
阿美族的民謠不像其他原住民族帶有強烈的儀式性,聽起來多半是輕鬆愉快、易於討好人的,易被漢人社會接受,且不僅是漢人,其他原住民也喜歡,大家喜歡學也喜歡唱,感染力強。對巴奈老師來說,「o hai yan」這首民謠由襯詞³構成,它的意義在於襯出天地人中「靈」的活動。會產生泛阿美現象(阿美族化),不只是觀光化的影響,交通、工作性質的改變已讓過去封閉自守的傳統部落瓦解,不得不與其他族群互動,而在互動的過程中,此類民謠便被娛樂化了。也就是說,原本得以區隔地域性與族群的歌謠,現在已因「o hai yan」與類似歌曲的流傳而失落了。
(圖/歸月 攝影)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巴奈.母路。
何謂豐年祭
台灣的花東地區散布著許多阿美族部落,依阿美族稻曆(農事曆)計算,每年七到八月間各部落陸續舉行豐年祭的時間正是一年最末,這場盛大的歲時祭儀不僅只是傳統小米或近代水稻收成後的對神靈的感恩之祭,更蘊含著慎終追遠、敬老尊賢、團結和諧之倫理教育意涵。傳統阿美族雖是母系社會,但豐年祭的實際運作主體卻是由嚴格訓練的男子年齡階級構成,直到祭典最末的送靈祭才由部落婦女以歌舞歡送祖靈作為結束。豐年祭中的祭祀儀式與獨有的樂舞帶有特殊意涵,並非外界認知中純粹娛樂性的歌舞。
阿美族在人類學上可分為五大區──南勢阿美、海岸阿美、秀姑巒阿美、馬蘭阿美、恆春阿美。早期阿美族是封閉的部落社會,即使同族,鄰近部落幾乎不相往來,直到日據時代日本政府涉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向台灣原住民徵兵(高砂義勇軍),才開啟了部落向外界接觸的第一步。傳承至今,每個部落的祭祀活動、文化習俗仍有著微妙的不同之處。
「豐年祭」是中文普遍的稱呼,不同地域的阿美族中有不同的名字,在族語中的意義也不盡相同:北部的名稱為「ma-lalikit」,中部則是「i-lisin」,南部為「ki-luma-an」。在阿美族母語中,「mala-」是「使之成為……」的意思,「likit」則有流水、流逝的意思,所以「ma-lalikit」為「使之成為流水/使之流逝」,引申出阿美族人對時間的概念;「i-」有「在」的意思,而「lisin」是禁忌、祭典,因此「i-lisin」有「生活在禁忌中」的含義,暗喻豐年祭在宗教信仰方面的神聖性;而「luma」是家的意思,「ki-luma-an」表示了阿美族人以家為中心,再擴大為部落組織的概念。
豐年祭樂舞知多少
阿美族的樂舞與族民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及傳統文化息息相關,且帶有教化作用,祭典樂舞平日裡不可隨意使用,族人對樂舞文化的態度是嚴肅、慎重而神聖的!
阿美族社會裡將所有男性劃分到年齡階級制度中,男子在十三、四歲時,必須進入集會所接受相關訓練,通常以二至五歲為一個階級,各階級負責不同的工作,在此制度下的男性專門處理部落大小事務的統籌規劃與執行。而豐年祭是男子為主的活動,其間包含了對年輕男子生活禮儀、歌謠、舞蹈的訓練,而非外界認知中純粹娛樂性的歌舞。其中最廣為大眾所知的、所有人圍成一個或多個同心大圓圈跳舞的儀式,在阿美族語中叫做「malikuda」,傳統上專指集體性的大型男性團體圍圈樂舞,所有參與「malikuda」男性族人依年齡階級排序,由老年、中年到少年排成圓圈。
部落的歷史時間
族中階級數乘以進階所需年數,便可得出此部落經歷的歷史時間。年齡階級有兩種命名方式,如台東都蘭部落行「創名制」,每四年進階一次,而階名是開會討論出來的,通常以部落大事件來命名。目前都蘭部落有五十六階,故此部落至少已有二百二十四年的歷史。而巴奈老師出生的部落薄薄社(pokpok)則行「襲名制」,固定有九個階級,滿七年便升一階,故一輪有六十三年。巴奈老師表示,依這樣的規則計算,薄薄社的歷史也有二百五十二年了。「malikuda」象徵了時間的順序,以及生命的圓融流轉,是一部活生生的年曆。
文化的保存延續──大學教育與原住民音樂文教基金會
致力於阿美族祭儀音樂、文化之田野調查與傳統文化的保存已有三十年之久的巴奈老師,面對阿美族傳統文化不斷流失的狀況感到十分心慌!後來她決定到大學教書。巴奈老師說:「教育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思維跟做法。」在東華大學授課,灑下文化的種子,她甚至更專注於原住民學院中漢族學生的學習,他們在大學學到關於原住民傳統文化的種種,懂了後回到主流社會中便能傳達給更多人,相較於原住民族人苦心孤詣地呼籲會更有說服力,是將寶貴文化傳承保存的方法之一。另外,巴奈老師於民國八十六年成立了原住民音樂文教基金會,為保存民族的文化,並為了傳承跟教育而努力,主要途徑是申請研究計畫來做部落的傳承活動,目前協助的部落是花蓮縣吉安鄉東昌村的里漏部落(Lidaw)和仁里村的薄薄社(pokpok),透過部落祭師⁴進行歲時祭儀的保存跟紀錄。
文化一旦失去便很難再找回來。原住民沒有文字記錄,文化失落的現象更為嚴峻。除了民間有志之士的努力,還須讓更多人知曉傳統文化保存的必要性、培養這方面的人才並灌輸社會大眾正確的認知。根本上需要政府正視文化傳承的重要性,藉由國家文化政策的大力輔導才可能達到文化傳承、觀光獲利、經濟成長多面向的並進。
註釋
1. 泛阿美現象:這個詞應該是老師採訪時提到的,我印象中似乎是指因為阿美族的文化太有名(EX.豐年祭),在現代影響了其他原住民族的祭儀形式,可能為了觀光而將阿美族豐年祭運作的外在形式照搬回去,但不一定懂得其各個環節意喻的實質內涵,變得好像很多原住民族都有和阿美族很像或名字一樣的豐年祭。
2. 「o hai yan」在阿美族語中是虛詞,本身並沒有具體的意思,主要用來表達感嘆、抒發情緒。
3.依據巴奈母路老師〈襯詞在祭儀音樂中的文化意義〉一文中對襯詞的解釋:所謂的「襯詞」,指的是祭儀音樂中常唱的「oi ha he」、「oi ha hai」、「ho hai yan」等歌 詞,也就是過去音樂學者常說的「無意義的虛詞」。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襯詞」在日常阿美用語中是不被 使用的,它只出現在歌唱的歌詞中。因此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阿美族老人會對訪問者說這些襯詞「沒 有任何意思」,但當問及「襯詞」是不是沒有意義時,他們往往一口肯定的說「當然有它的意義存在」, 只是說不出來罷了。「襯詞」雖然沒有直接的意思,不等於它對阿美族沒有任何意義,何況是在流傳已經 至少數百年的祭儀音樂中。
4. 祭師是阿美族信仰文化中的專有名詞,因篇幅所限,若對此議題有興趣請參見:
Comments